欢迎光临,本公司主营软水器,过滤器,盘式过滤器,玻璃钢罐,富莱克控制阀,除氧器设备等
手机网站 | 联系我们:028-85131253 | 加入收藏
  • 公司动态

    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

    2012-10-12 17:32:49
    反渗透作为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早是在1953年由美国C.E Reid 教授在弗罗里达大学首先发现醋酸纤维素类具有良好的半透膜性为标志的。与此同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Yuster,Loeb和Sourirsjan等对膜材料进行了广泛的筛选工作,采用氯酸镁水溶液为添加剂,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和试验,终于在1960年首次制成了世界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高脱盐率(98.6%),高通量(10.1MPa下渗透通量为0.3×10-3cm/s,合259L/d.m2),膜厚约100µm的非对称醋酸纤维反渗透半透膜,大大促进了膜技术的发展。从此,反渗透技术开始作为作为经济实用的苦咸水和海水的淡化技术进入了实用和装置的研制阶段。70年代初期,杜邦公司的芳香族聚酰胺中空纤维反渗透器“Permasep B-9”问世,使反渗透的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80年代初,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问世,80年代末高脱盐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工业化,90年代中超低压高脱盐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也开始进入市场,从而为反渗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  我国目前反渗透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对反渗透技术的研究始于1965年,1967年~1969年在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海水淡化会战中为醋酸纤维素不对称膜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0年代进行了中空纤维和卷式反渗透元件的研究,并于80年代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70年代还曾经对复合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一度停了下来,80年代中重新开始复合膜的开发。经“七五”、“八五”攻关,中试放大成功,我国反渗透技术开始从试验室研究走向工业规模应用。反渗透技术是膜分离技术领域中投资高、难度大的一项技术。首先是原材料的质量很难保证均一和稳定,其次,在制膜、制器工艺和环境条件上也非常严格和苛刻。因此,尽管我国某些反渗透工艺理论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但膜及组件的技术和性能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复合膜性能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且还未规模化生产,还有不少路要走。
    留言
    张先生 女士
    市场部门经理/市场人员
    谷瀑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版权所有 © 四川洁明之晨环保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主营产品:盘式过滤器,多阀控制系统,水力控制阀,康科软水器,玻璃钢罐,隔膜阀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电话:028-85131253  传真:028-85188937
联系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创业路2号奇力新峰大厦

技术支持:谷瀑     免责申明     蜀ICP备12022469号